close

理財型房貸用途央行打房再出招嚴審

 

但是對於房市,國家必將出新的政策,最近,理財型房貸用途央行打房再出招嚴審

 

央行嚴管房市,監控項目一路從修繕貸款、建商周轉金、房貸壽險、個人信用貸款,延伸到理財型房貸。國銀房屋貸款業務主管透露,總行上周已發函給各分行,未來必須積極追蹤理財型房貸「資金用途」,且追蹤時間長達1年,意即央行全面封鎖投資客資金可能來源,務求炒房資金來源「滴水不通」。

據瞭解,部分銀行已在央行道德勸說下,對舊有房貸的新增貸款(如理財型房貸),發起「必須主動追蹤客戶的資金用途」,追蹤期從3個月起到1年不等。

 

申辦需先簽聲明書銀行主管說,

 

目前作法是銀行會請申辦理財型房貸的客戶先簽1張聲明書,說明理財型房貸用途是用於股票、基金或保險,若經查獲不按實申報,銀行可提高利率,「但實務上銀行多半不會主動查證。」

銀行主管解釋,對投資人來說,理財型房貸借款利率約3~4%,額度多可拿到鑑價全額扣除未償還債務,相較保單借款利率5~6%,最高借款成數可達保單價值準備金9成,或是股票質借利率3~6%來說,都是成本較低的資金來源。

央行官員則分析,投資客每借100萬元,若年利率相差達1個百分點,1年就會少1萬元的利息,因此「若能讓投資客資金貴一點,對穩定房市價格就更進一步。」

 

土銀調整授信原則央行官員說,我國為自由市場,央行控管房市資金僅能從「量」著手,因此才採限縮以周轉金、修繕貸款、增提擔保品方式增貸等等方式,打擊房市投機行為。

但部分銀行主管也認為,若客戶不在由原本銀行進行投資,將借款資金轉出,後續追蹤資金流向有其困難處,若客戶不願配合,「銀行貿貿然出手,恐有侵犯隱私權,甚至觸犯個資法的嫌疑。」

為避免投資客輕易由銀行端取得資金,央行與金管會聯手打房措施一波比一波嚴謹,特別對不動產放款過度集中的行庫首當其衝,目前辦房貸和土建融放款2大龍頭土銀、合庫銀,近期就調整授信原則。土銀主管說,已祭出多項控管措施,包括全面收回各分行土地和建築融資權限,統一由授信審查中心逐案討論,增加建商調度資金的難度。

 

避免土建融貸款續攀升另在抑制房市動作,土銀採「拒絕承作」條款,除資金審查流程調整以外,業者的土建融申貸槓桿比率,若大於央行設定範圍,且自備款低於35,分行端直接拒做,即使財力足夠,但往來建商若徵信過程有疑慮者,分行也可拒做,另外,銀行在沒有取得新增還款的前提下,也可不受理。土銀評估,目前土建融佔整體授信金額約16.43%,與去年底差不多,為避免土建融續升,相關限縮政策將維持到年底以前都不會改變。土銀總經理蘇樂明昨日表示,銀行內原有放款策略仍會依照「5P原則」為基準,分行如果對放款案件沒有把握,會跟授信審查部溝通,確保放款風險不會擴大。

 

房市的問題對於國家出臺的政策,只能說現在大家都在磨合時期,我們積極的配合國家政策,如果還有任何新動向,請關注我們的網站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okuytsa3596 的頭像
    kokuytsa3596

    kokuytsa3596的部落格

    kokuytsa35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